中西医结合 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获康复
发布时间:2016-12-15 14:50:42 来源:石家庄平安医院
随着医学的进步,很多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手术治疗,像周围血管科常见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,当肢体出现明显的疼痛,即静息痛的时候,很多医生就会建议采取手术治疗,像临床上常见的支架介入、球囊导管扩张、内膜剥脱等,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才能康复,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可以采取保守的中西医结合、血管内灌注的疗法进行治疗,也能安全有效的达到治疗的效果,且费用较低。
血管内灌注疗法,是通过动脉穿刺直接将药物作用于病变部位的一种特效治疗方法,对各种动静脉血栓病疗效高、副作用小,是周围血管科独创的治疗技术,现已在国内广泛推广。血管内灌注是病变部位直接用药,可促进血管扩张,解除血管痉挛,建立丰富侧支循环,快速改善肢体缺血状况,同时可消除血管内膜炎性病变,预防血栓蔓延加重,且局部用药,有效浓度高,全身用药量减少,花费和毒副作用明显减少。
李先生,男,65岁,辽宁盘锦人。于2012年出现下肢发凉、怕冷,步行500米以上开始出现右小腿酸痛不适,被迫停止活动,休息几分钟后可继续行走,遂就诊于北京某医院,诊断为“动脉硬化闭塞症”, 予以中药口服一月,症状缓解不明显;后于当地门诊口服中药治疗两月,症状改善。2015年李先生因寒冷刺激后上述症状加重,跛行距离缩短至100米,就诊于辽宁某医院,下肢动脉CTA示,左髂外、左股浅狭窄,左腘动脉闭塞,经左股动脉行右髂外股浅、腘动脉球囊扩张,并行右股浅、腘动脉支架置入术,术后右足疼痛及凉冷改善。出院后坚持服用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等。

2016年9月20日,李先生突发右足趾疼痛、凉冷感加重,双下肢皮肤温度明显低于正常,右足凉冷明显,影响夜间睡眠,经人介绍于2016年10月1日来石家庄平安医院就诊,周围血管科以“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”收住院。入院后给予中西医结合、血管内灌注的疗法进行治疗,李先生双下肢发凉、疼痛的症状逐渐的改善,康复出院。出院后遵医嘱按时服用活血通脉的中药及中成药巩固治疗,未见其他不适。至今仍在随访中。
专家解析:该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是典型的溃疡前的症状表现,以肢体的发凉、麻木、疼痛、间歇性跛行、静息痛为主要的症状,下肢的CTA支持“动脉硬化闭塞症”的诊断。因患者病程较长,久病阴伤及阳,阳气亏虚,复感寒湿之邪,阻滞经脉,气血凝滞,阳气不能达于四末,肢体失于温煦,故出现肢体发凉、怕冷,寒主凝滞,经脉受寒痉挛,则见肢体疼痛。故治疗上应以活血通脉、温经散寒为主。再结合局部的血管内灌注疗法,能快速的改善肢体末端的血液供应,缓解肢体发凉、疼痛的症状,使疾病早日康复。
更多关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问题,可以点击平安医院周围血管科在线专家咨询,或者拨打专家热线0311-86119241,相关专家将及时为您分析解答。
- 上一篇:下肢肿胀逐渐加重,并出现溃破是怎么回事?
- 下一篇:最后一页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预防、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,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。欲了解更多血管病治疗信息,请点击咨询与石家庄平安医院周围血管专家一对一在线交流,或拨打健康咨询热线:0311-86119241